Skip to main content

醉翁之意不在酒

周二的加密市场继续陷于恐慌和分歧之中。BTC也继续回落,跌破83k。教链不断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各种认为本轮牛市还没结束,逢跌加仓等待下半场;另一种则是认为本轮牛市已经完了,清仓离场洗洗睡,等2028年卷土重来。

教链忽然就悟到了“本位”的另一层含义。所谓金本位(USD本位)或者币本位(BTC本位),并非简单的以什么作为换算单位,以增长哪个数量为目标,而是还有一个不起眼但很重要的行为模式,就是当深陷不确定性之中的时候,行动变得谨慎起来,躺平尽量少操作,此时躺平不动的躺平,是躺平在什么上面。

当想躺平的时候,金本位者要躺在USD上,所以如果他目前持有币,就需要清仓离场。而币本位者则是要躺在BTC上,所以如果他本就是满手大饼,他就什么都不需要干,即不需要加仓,也不需要清仓。

动辄需要进行所谓清仓离场操作的人,根本就不是币本位。他们在大饼上躺不住。

如果在大饼上躺得住、躺得稳,那么下跌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这是为去年底到今年初FOMO进场高位接盘的人一个极佳的降成本的机会呀。今天3.18教链内参《摊低成本的两个时机》就指出了这一点。

牛市在不在,依教链的感觉,恐怕还得看主力是不是还有信心和决心,还有奋斗的动力,是不是还在努力搞事情。

现在的加密市场,其体量已经不是几个散户能够轻易撼动的了。更何况,散户如果没有指引,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也绝难形成合力和共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这轮牛市走到现在,为啥是meme和BTC一路红火,为啥solana风光无两,为啥以DeFi为代表的VC币集体哑火,为啥ETH惨烈如斯?

因为2023-2024这两年,加密市场就是两大主力在搞事。一股资本在搞meme,借此盘活solana。另一股资本在搞ETF+战略储备叙事,把BTC推上新高度。没有主力在搞DeFi和ETH呀!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主力资本去哪里搞事,哪里就热钱滚滚。哪里热钱滚滚,哪里就有财富效应。哪里有财富效应,嗅觉就像苍蝇一样敏锐无比的KOL们就围着哪里嗡嗡嗡嗡。哪里有KOL在大声嗡嗡,哪里就有聚光灯的关注以及蜂拥而至的散户流量。

不过也别以为主力搞事,吸引流量和散户,就是为了割散户的韭菜。主力之所以是主力,绝不是那么小的格局。

当然,主力的格局大,绝不是因为它善良,而只是因为,小虾米根本满足不了它的大胃口。

格局越大,胃口越大。主力要吃的,是其他的主力。最次,也得是大户。

君不见:2022年,CZ弹指一挥间,FTX灰飞烟灭。2023年,美资齐心协力,终报一箭之仇。

在2.23教链内参《第7周 发币丑闻终结模因时代 惊天一盗或促市场转折》中,教链就谈过,美资主力在solana上搞事,借meme做局完成解套,操盘计划和逃顶结局堪称教科书级别。

其实如果是深度参与过2020-2022年也就是上一轮周期的NFT市场的朋友,应该能够敏锐地嗅到其中操盘手法的高度相似之处。

像NFT、meme这种近乎“空气”的东西,天然就是操盘的绝佳载体。可谓主力资本搞事的天生神器。

市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价值来源有二,一是生产,二是转移。生产多慢啊,直接注入资本,强行拉升价值,这才是最快的办法。

有的事情对资本免疫,比如死而复生。有的事情却纯粹资本驱动,比如meme。

主力没本事生产,但主力有钱啊。发挥长处,规避短处。搞什么研发高科技?肯定是炒meme能最快制造财富效应,迅速抓住眼球,进而引爆市场!

你以为当年NFT几个破头像就几十万上百万刀地赚,真是你能力强或者命中富贵?

错错错。

那是你端着个破碗碰巧站到了主力撒钱的地方。

而主力,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花几十亿美刀,给韭菜接盘NFT,那是为了捧红NFT交易市场平台的头牌opensea。估值几千亿美刀,上市交给下一棒接盘的主力。可惜呀,终究是太贪婪,opensea既没有及时发币,也没有成功IPO登陆美股市场。深熊一来,NFT凉到现在,这盘菜算是白炒了。

小花几十亿美刀,给韭菜接盘meme,那是为了拉出solana新公链的地位。Solana进了前十,最高点市值接近1300亿美刀。主力精准双顶解套,华丽得不要太潇洒!

现在,solana meme凉凉了。但是,新主力开始搞事了。

他们不像是同一波主力。甚至可能是冤家。

只不过,作为一颗小韭菜,千万要明白自己吃到的饭是哪里来的。

吃的是主力锅里的饭。

当然,能吃到主力锅里的饭,也是要靠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