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金色赛博锁链”

当2011年9月7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撰写他关于比特币的博客文章时,他使用了“金色赛博锁链”这样充满隐喻的标题[1]

他使用“金色”(golden)一词来比喻比特币创立了它的私有金本位制度:不是让货币价值和美元保持相对稳定,而是固定货币数量,让价值浮动。

而“赛博锁链”(cyberfetters)这个词是克鲁格曼造的。“赛博”(cyber)是指计算机和信息世界的一个流行词。“锁链”(fetters)不知道是不是他要比喻“区块链”这个比特币背后的数字账本的形式。

区块链的“链”是chain,克鲁格曼却用了约束犯人的脚镣的fetters,从而传递出一种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出生于1953年的保罗·克鲁格曼是犹太人,美国经济学家,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教授。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化学家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奖项,而是1968年瑞典央行为了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1969年第一次颁奖,其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科学奖”。

我们此前多次引用过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也在1974年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虽然有不少人一厢情愿的认为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可能给了中本聪很大的启发,但是中本聪从来没有提及过哈耶克。中本聪当然更没有提到过克鲁格曼。

指望一个央行设立的经济学奖项所认可的学者认可或者反对比特币,那都是小布尔乔亚的软骨病。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经济学都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经济学家的悲情之处在于,如果没有当局的认可,他们的理论便无法掌握群众,也就无法成为物质力量。中本聪需要的,不是软绵绵的理论,而是地表之上最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之一。

这个要点,克鲁格曼自然不懂。

克鲁格曼认为,如果用比特币来作为货币单位,那么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会快速下降。人们就不再消费了,而是倾向于囤积(hoard)货币。如此一来,比特币交易的价值就会下降而不是上升。比特币计价的商品也会快速减少。

最后他的结论是,比特币这个货币实验再一次告诉我们关于货币制度的知识,就是强化了反对金本位的理由:它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本位制度的脆弱性,因为它会导致货币囤积、通货紧缩以及经济萧条。

即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对于货币的认识仍然是错误的。只有现代债务货币才会害怕通缩,像黄金或比特币这样的商品货币是不怕通缩的。而说物价下跌(也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就会导致经济萧条则纯粹是睁眼说瞎话。事实上,连最底层的老百姓都知道,物价下降只会让生活变好,而价格下降最快的行业往往是发展最快、最好、工资最高的行业,比如近二三十年的计算机、手机行业。

太多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要日复一日地说着和现实相悖的理论,就是因为人民太容易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相,不得不靠呓语对大众进行唯心主义的洗脑。而很多这种专业的、职业的经济学家,很奇怪的,都对比特币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

在克鲁格曼发文批评比特币的时候,比特币的价格大概是7美元。今天,2022年4月5日,比特币价格大约是46-47万美元。

参考资料:

(公众号:刘教链Pro。知识星球:公众号回复“星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为极高风险品种,有随时归零的风险,请谨慎参与,自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