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什么是价值?

号外:今天在“刘教链内参”发表了《内参:“下半年关注三件事”》,欢迎关注公众号“刘教链内参”并阅读。


隔夜BTC仍在30k上方横盘。交易员的垃圾时间,囤饼人的黄金时间。横得越久,很多人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敢坚持加仓,甚至想减仓避险。看线的迷信一句老话,“横久必跌”。教链不懂这句话。跌?朝哪个方向跌?若果真如此,做一张1/BTC的K线图,岂不是横久必涨了么?可见技术分析,若不是全然无用,那也是大体上无用的。

有人便要嗤之以鼻了:技术分析无用,难道要搞价值投资的么?你倒是说说看,这BTC有个啥价值?

要回答“BTC有啥价值”这个问题,须得先问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什么是价值?

基本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全部的经济学。不同的答案,以及支持该答案的一整套理论,就构成了一个经济学流派。在这里,我们没有篇幅谈论那些高深玄虚的经济学理论。教链只是想用一点儿小篇幅,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首先,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上,当我们说某客体对某主体有价值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该客体对该主体的利益有好处。比如,馒头对张三有价值,因为张三吃了馒头可以不饿,还可以是因为张三卖掉馒头可以赚钱。再比如,小李对老王有价值,因为小李可以照顾老王的衣食住行,也可以是因为小李可以给老王打工帮老王卖货赚钱。

馒头可以吃,小王可以照顾人,这种价值归于非经济价值。馒头能卖钱,小王能赚钱,这种价值归于经济价值。有的经济学流派把非经济价值叫做使用价值(实用价值),把经济价值叫做交换价值。但是你说老王用小李给他赚钱是不是一种使用或者利用呢?所以小王被老王雇佣的价值也能叫做使用价值?可见,很多时候,是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把人们绕糊涂了。难怪维特根斯坦说,语言就是人类理性的边界。

也有的经济学流派把着眼点放到了非经济价值上,发现了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但是这个原理放在经济价值上就失效了。人吃馒头能吃饱,非经济价值随着被满足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但是没有人会嫌钱多,人对于经济价值的索取是贪得无厌的,压根儿就不存在边际效应递减。

在人性深处,是高看经济价值,而低看非经济价值的 —— 虽然,很奇怪的,一切的经济价值最终都必须要落到某种非经济价值上面去,否则就沦为金融空转。在一个家庭里,那个全职在家做家务的常常被看低,而那个出去打工赚钱的却常常具有更高的家庭地位。在一个公司,做产品技术的常常没有什么发言权,而那个给公司直接创造收入的金牌销售,却左右着公司的重大决策。在一个国家,日日劳作的底层人民没有什么社会地位,闲到抑郁的资本玩家却被列入富豪榜供世人追捧。


其次,经济价值之所以更被看重,还是因为我们需要利他。什么是利他?就是让另一个人获得某种价值。为什么利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他人有需求。

我有五个馒头。三个馒头下肚,吃饱了。剩下两个馒头对我而言,价值(非经济价值)减小到零。五个馒头只发挥了三个馒头的价值。

但是如果我把剩下的两个馒头给了小王。小王吃完两个馒头,也吃饱了。两个馒头在小王那里重新发挥出了两个馒头的价值(非经济价值)。整个“社会”完整地发挥了五个馒头的价值(非经济价值)。

我们把非经济价值记为vn,把经济价值记为ve。

我自己吃馒头的情况,总体上只发挥出来:vn(三个馒头) = vn(3)。

我和小王一起吃馒头的情况,总体上发挥出来了:vn(三个馒头) + vn(两个馒头) = vn(3) + vn(2) = vn(5)。分享,让馒头的非经济价值最大化。

但是,这种无偿分享只能局限在一个熟人甚至亲人网络里。在原始部落社会,最大可以扩展到一个部落或者相邻的几个部落。如果想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因为无法确信对方不会成为只索取、不奉献的自私自利之人而根本无法进行。

于是,如果我和小王非亲非故,我便要让他为两个馒头而拿点儿什么我需要的东西和我交换。今天我们常用的交换物,就是货币。

一旦经济交换出现,馒头对我而言就多了一层经济价值ve。整体上就有:vn(三个馒头) + ve(两个馒头) + vn(两个馒头) = vn(3) + ve(2) + vn(2) = v(7)。

vn(3)和ve(2)能直接相加吗?从数学上,不同量纲当然不能直接相加。但是从人的心理上,却又是可以相加的。我感觉我吃了三个馒头、卖了两个馒头,收获了五个馒头的总价值(虽然我混淆了非经济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如上一条所讲的那样)。

经济交换凭空创造出来的这一份ve(2)的价值是什么?它的本质是整个社会对货币接受者的负债。因为只有未来某个时间,你能用与ve(2)等价的货币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它的价值才会被兑现。这就是统治当今世界的债务货币学说的逻辑。美元,就是全球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债务货币。

如果我们不用债务货币呢?我们用与ve(2)等价的咸鱼干来填充,作为这个交换的中介工具。这样一来,我会交换到实实在在的N条咸鱼干的价值 —— 由我自己吃它所需要的非经济价值和我能用这些咸鱼干从别人那里换到我所需物品的经济价值所构成。

当咸鱼干主要被当作交换工具的时候,它能吃这个非经济价值就越来越不重要了,以至于可以完全忽略(我不喜欢吃咸鱼干,咳咳)。但是它有经济价值就够了。不过它有经济价值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真的有人要吃咸鱼干和囤咸鱼干。而且咸鱼干的供应量要小于要吃咸鱼干加上囤积咸鱼干的需求量,也就是稀缺。

比特币,就是这个咸鱼干,永不腐烂、随意分割、容易鉴定真伪、能够通过互联网发送的咸鱼干 —— 更好的咸鱼干。

无论如何,我们愿意交换而让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我们有多么好心,或者我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离不开他人,我们需要他人满足我们的需求。


第三,仅仅我们对他人有需要还不够,还需要有明确的、不可剥夺的所有权。所有权(ownership),和产权(property right)以及主权(sovereignty)是息息相关的。

人对猪有需求(吃猪肉),但是人不会和猪进行经济交换。西游记里,妖怪有吃人的需求,但是它们大部分时候也不会和人进行经济交换。

当你对自己本身已失去所有权的时候,你就丧失了主权;当你对自己的财产丧失所有权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产权。当你丧失了主权和产权,你也就失去了和别人交换的价值。

我们并不是单纯地讲个人的所有权,诸如“个人主权”之类的鼓吹之语。因为一个个体的力量(power)实在是太过于弱小,在遇到有组织的团伙,或者强大的利维坦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力招架。所以,现代个人,必须依靠国家来保护其所有权不受侵害,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平交易。

从第一个原始人捡起地上的一根树枝,或者一块石头,并把它们当作自己趁手的一件兵器的时候,他就通过“捡拾”的劳动完成了对树枝和石头的占有。这份所有权的获得,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另外一个人无法通过暴力(power)抢走他手上的树枝和石头,于是只能拿他占有的其他东西来交换。所有权权利(right)就这么产生了。

比特币通过密码学和强大的算力,确保你的私钥你的币,任何人和组织,无论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都无法从你手上抢走。只有这样,你对比特币的所有权才是一份切实有保障的权利。

当所有权丧失,经济交换也就不存在了。


综上所述,经济价值来源于经济交换,而这有赖于切实而有保障的所有权,我们彼此需要,以及,供应是稀缺的。

其中,我们彼此需要是天生的。人类恰好有这个天然的特点 —— 每个个体都太过弱小,以至于不得不相互帮助。

供应稀缺是人为设计和自然因素的结合。比如黄金在地球上储量天然有限,而钻石则可以通过人为控制产量而制造稀缺。比特币的稀缺是两者的结合:减半发行、总量有限是人为设计的,而满足挖矿规定条件的SHA-256哈希值是自然稀疏的(数学客观事实)。

最后,对所有权的保障和保护是一切制度或系统的设计目标。或者是通过合众共和的方式,聚集人民,升级科技,建造武器,保护自己一方的主权和产权不容侵害;或者是通过强大而客观上难以破解的密码学和算力,来保护数字所有权 —— 比如比特币所采用的方法。

这些是价值的根。价值,也就是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