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再论以太坊的自限性

关于以太坊的自限性问题,即ETH的价格升高会反过来抑制其价格的升高,最早在刘教链2020.12.20文章《三个预言》有所提及,后又在《自限性和反身性》(刘教链公众号2021.4.2文章)、《以太坊渐行渐远》(刘教链公众号2021.8.6文章)、《以太坊是比比特币更好的价值存储吗》(刘教链公众号2021.10.13文章)等多篇文章中进一步阐释和探讨。

近日,又论及比特币和以太坊在价格自限性问题方面的异同。有一些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记录如下,与各位读者大家商榷,以供批评。

自限性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一点微妙的。以太坊在手续费(矿工费)的计算上也借鉴了比特币的动态调节方法。比特币是miner fee = vBytes(交易的字节数) fee/vBytes(费率,以BTC计价);以太坊是gas fee = gas(燃气量,指令消耗资源量的计数) gas price(燃气价格,以ETH计价)。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也并不是费率或者燃气价格以BTC计价还是ETH计价还是USD计价的问题。从供需经济学上看,如果计价货币相对于法币,而矿工预期的手续费收入(折合法币价值)不过是其成本(法币计价)加上一个合理利润的话,他们就可以降低费率(fee/vBytes或者gas price),从而实现vBytes fee/vBytes或者gas gas price这个乘积相对于法币的平稳。

这里的问题在于两个系统价值来源的内在差异。比特币作为一个价值传输系统(value transmission system),其总体价值(表现出来是乘以一定放大系数的估值,即市值)来自于其可以安全传输的总价值量。此处,“安全”取决于算力;而可传输的总价值量 = sum(vBytes) * BTC price。所以,比特币价格越高,在字节数吞吐量一定的情况下,系统可传输的总价值量会越高(同比价格倍数提高),因而该价值传输系统的价值也就越高。

而以太坊不一样。以太坊是一个应用生态的运行平台(runtime platform)。其总体价值来源于上面应用生态的繁荣,直接体现就是应用使用的活跃度(交易次数N)。假设安全问题不存在,即算力在此不重要,PoS和PoW等价,可以维持同等规模的安全需要。总gas fee = N (平均gas gas price) = (N 平均gas) gas price。在系统总处理能力一定的情况下,(N * 平均gas)不变,平均gas又是恒定值,所以N是不变的。如果要继续提高系统的价值(从而提高ETH的价格),就需要提高N至超出系统总处理能力的水平N'(N' > N),而系统的实际处理能力只有N,自由市场竞价的结果是提高gas price以保持N不变,从而推高了总gas fee(即系统总收入)。gas price的提高导致低支付能力的使用被限制,从而限制了生态的总体活跃度,从而限制了系统的总体价值。

更“恶劣”(“巧妙”)的是,以太坊EIP-1559上了之后,便掐断了总gas fee收入直接给到矿工的通路,而是全部“燃烧”掉了,同时,系统新增发出预定量的ETH给到矿工。当燃烧大于增发,也就是进入所谓“通缩”的时候,意味着系统收入大A,却只给了矿工一个小a。大A > 小a,这里就有一个剩余价值delta = 大A - 小a。又,根据自由市场竞争,矿工的均衡收入其实只是他们的成本加上一个合理利润。当矿工从PoW变成PoS,成本会大幅下降,从而,小a得以大幅下降。而大A是由消费侧的市场竞争决定的,因而并不会下降。从而,剩余价值delta便取得了一个最大值。

这看起来和资本主义生产中,压低工人工资以取得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异曲同工。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竞争产品的不断进步,垄断地位被破除,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会永恒地趋向于下降,从而产业逐渐变成夕阳产业,市盈率也越来越低(回归PoS的软硬件基础成本)。

千万不要误读这个推论。一个产业从新兴转向夕阳,其间可能要历经百年之久。长周期尺度上的趋势,并不能作为短周期投机的依据。言及于此,笔者不由想起,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金融资本家之一,巴菲特老爷子,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中的“伯克希尔”是1962年巴菲特收购的一家纺织厂。无奈纺织工业已近夕阳,辗转腾挪也无济于事,最后只能痛定思痛,果断放弃了纺织厂,伯克希尔转型。